close

泡麵在台灣是每個家庭的必備糧食之一,是懶的外出覓食、是睡前宵夜、是大風大雨的颱風天,或是出國遊學旅行的好朋友。


以前我覺得泡麵是三歲小孩都會煮的(泡的)簡單料理之一,直到我出國見多識廣後,才深深體會到,原來煮泡麵也是一門大學問啊。


在國外背包客棧的廚房裡,只要有華人的地方,不意外的都會看到泡麵這道料理,就有老外問過我:『怎麼你們華人很喜歡吃泡麵啊?』我想,泡麵對於老外就像是義大利麵吧,簡單又方便,經濟又實惠。


除了杯裝的泡麵直接加熱水吃之外,我通常是用鍋子加水下去煮泡麵,因為麵煮起來Q又有嚼勁。但是我常看到老外煮泡麵的方式,真的是讓我瞠目結舌,傻眼不已。他們就是拿一個碗裝冷水,把泡麵捏的粉碎加入碗裡,接著送到微波爐熱個幾分鐘,出來就是一碗「麵糊」。


當然,有進階版的,老外也會用鍋子煮泡麵,卻是在冷水中把泡麵丟入,慢慢等水滾。


我曾經因為「泡麵」,和德國好友史蒂芬有點小不愉快。話說那天我們討論中午要吃甚麼,因為連續吃了幾天義大利麵,我提議就簡單煮個泡麵好了,史蒂芬說他有泡麵,他可以負責煮,我不過就隨口問句:『你知道怎麼煮泡麵嗎?』竟然把向來好脾氣的他給惹惱了。


『SARAH,不是只有你們華人國家才有泡麵,在德國,我們也是會吃泡麵的。』他不高興的噘著嘴。


『我知道啊,只是我看過很多老外煮泡麵,方法很奇怪就是了。』我解釋。


『或許你們有你們的煮法,可是我們也懂得如何.煮.泡.麵。』他刻意加重語氣的說:『而且,一樣好吃。』


『OK,OK,你知道怎麼煮就好,我沒意見。』我聳聳肩,雙手一攤就離去。果不其然的,那天中午的泡麵大餐,是一道很適合沒牙齒的老人家或是小BABY吃,因為不用咬,用吞的就好。


幾天後,當我在煮泡麵時,史蒂芬剛巧下班回來,他走進廚房:『哇,聞起來好香喔。』


『等會你要吃一點嗎?我沒那麼餓。』我問。


『好啊,我倒是有點餓了。』他看到我打了顆蛋進去:『妳加蛋?』


『是啊,我等會還會加菜,中文我們稱它是「湯匙菜」,很適合加在泡麵裡。』


『有意思。』他讚嘆。


後來史蒂芬嚐過我煮的泡麵後,馬上跟我道歉,說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吃到好吃的泡麵,也顛覆了他對泡麵的看法。


遇到歐約翰先生後,他也告訴我,他從不知道泡麵可以這麼好吃,還一直說回家後要煮給他家人吃,而泡麵甚至是他每隔幾天就會想到的食物。這也讓我不禁懷疑,或許當初他就是吃了我的泡麵才被我收買了吧。


其實我的煮法就是水煮滾後先加入調味料攪勻,然後再放入泡麵,這樣泡麵才可以充分的入味吸收湯汁,接著就可以加些菜,例如香菇或是金針菇,青菜的話我喜歡用「湯匙菜」,也就是青江菜,花椰菜也很棒。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時間上的控制,易熟的要最後放,不然容易煮得過老失去口感。


而最重要的就是「蛋」了,對我而言,不加蛋的泡麵,不是泡麵。


我的「泡麵蛋」就曾經讓幾個老外搶著要,甚至還因為分贓不均而險些爆發口角衝突,尤其是辣味泡麵煮出來的蛋,更是讓人齒頰留香,回味不已。


說到辣味泡麵,當初在澳洲很有名的就是這款「韓國辛拉麵」。大致上來說,日式泡麵比較好吃,但是這辛拉麵是我的最愛,因為夠辣又夠味。但是,山寨版的辛拉麵卻充斥各大超商和中國人商店。

(這是在台灣買的,因為當初在澳洲時沒有想到要拍照)


起初我也不曾留意,直到同時和一個朋友拿出各自的辛拉麵時,才讓我發現其中的端倪,那就是山寨版的辛拉麵有漢字註解,而真正的韓國辛拉麵除了那個「辛」字外,一律都是韓國字,而且只有在韓國商店才買的到,就連台灣買到的也是「MADE IN CHINA」或是「MADE IN TAIWAN」。

(有漢字註解的都不是韓製的)


歐約翰先生說他吃不出來有甚麼不同,但是我可以,以下就是我歸結出來的幾項重點:

1. 韓版辛拉麵需要久煮,麵不易爛而且Q;山寨版的麵條易熟,Q度不足
2. 韓版辛拉麵味道實在且夠味;山寨版味道相似,卻還是少了那麼一味
3. 韓版辛拉麵真的會辣;山寨版只是碰到舌頭會辣,辣度不持久
4. 韓版辛拉麵貴一點;山寨版便宜一點


所以,這就是我很推薦的韓國辛拉麵,是我在澳洲不可或缺的「好朋友」啊!

 

未命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