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500期)
國中階段,那時我就讀當地有名的升學私校,對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來說,那所不是人人都唸得起,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擠進去的私立學校就等於是考取名校高中的保證班,似乎只要用盡手段和找遍人脈把小孩子送進去了,就代表一路可以直通好高中、好大學的特定公式,家長授權老師體罰的權利,學校老師更是嚴格奉行學業學歷就是一切的宗旨。
以前在國小,不用認真唸書也可以考到全班前三名,期中期末拿到滿分更是稀鬆平常的家常便飯,進入國中後,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都是來自各校的佼佼者,更有不少是那種天資優異的資優生,我永遠記得當時我國中第一次的段考出來,我的全班排名是第36名,盯著手中的成績單和那從沒見過的排名數字,我簡直錯愕到不敢置信。後來,不服輸的個性逼迫我自己更加用功的念書,學校大小考不斷,我的成績和排名一點一點的進步,但是始終贏不過那些資優卻也努力的同學。
那時候的生活就只有唸書、吃飯、睡覺、再念書,體育課和音樂課也常被拿來考試和補課,日子乍看之下似乎過得很充實,都被讀書和考試填滿了,心裡卻空虛的很,漸漸的,我發現自己很不快樂,因為再怎麼努力也拼不過天才同學,不努力又會被資質相等的同學迎頭追上了,我知道很多同學也不快樂,可是大家又都在學校裡假裝很快樂,當時林志穎發了第一張專輯「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撫慰了我們寂寞的少女心,下課後,我們幾個要好的女生會去書局買林志穎的照片,收集那一點點讀書外短暫的快樂。
再後來,我察覺到自己的快樂是跟著太陽的作息而運作,白天,可以看到太陽的時間覺得人生是有希望的,到了夜晚,太陽下山不見了就莫名絕望的恐慌起來,我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知道活著的目的是什麼,日復一日的,我越來越不快樂,可是沒有人發現我的不快樂,我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說。
我心裡很慌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長輩們都說,學生是最幸福的了,不用煩惱工作,不用煩惱金錢,沒有生活壓力,做學生的只要把書唸好了就天下太平,我以為是自己想太多了。所以我決定自力救濟,我告訴自己每一天在生活中找出一個可以期待的感動。
那時候我最愛看的卡通是「娛樂金魚眼」,劇情無俚頭又沒有邏輯,可是越是愚蠢越是讓我哈哈大笑,所以每天上課時我就期待著下課後的「感動」,然後心裡覺得很幸福,但是卡通結束後,我又覺得很空虛,那種黑暗負面的情緒又會無所遁形地湧了上來,然後我就再期待隔天的娛樂金魚眼,期待隔天的感動。接著,我進階到可以找出更長遠的感動去期待,例如一個禮拜後和朋友相約去逛街、下一個月要買一本書、幾個月後就是暑假了…,這些看似很小很微不足道的小感動,卻是當時我內心大大的幸福。
公告版位
最近可能會很少更新文章,但是臉書會繼續進行。
- Jun 30 Sat 2012 19:05
沒有感動的能力,就沒有幸福
close
張小燕說:『沒有感動的能力,就沒有幸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