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少做餅乾,因為餅乾很難不加奶油和糖粉,而且歐約翰先生愛甜食,做餅乾只會瞬間被他掃下肚。麵包則不同了,除了可以做成低脂版本外,麵包還可以當早餐、晚餐或是下午茶。
我的萬聖節第一發是「萬聖節麵包」,很快就被當成早餐和下午茶吃光了。
其實我很少做餅乾,因為餅乾很難不加奶油和糖粉,而且歐約翰先生愛甜食,做餅乾只會瞬間被他掃下肚。麵包則不同了,除了可以做成低脂版本外,麵包還可以當早餐、晚餐或是下午茶。
我的萬聖節第一發是「萬聖節麵包」,很快就被當成早餐和下午茶吃光了。
在台灣其實我很少吃麵包,除非是早餐的三明治吐司。
後來去了紐西蘭和澳洲打工渡假,背包客每天早上最簡單也是最經濟實惠的早點就是烤吐司加牛奶麥片,老實說,吃了兩年後回到台灣,有時候我竟然懷念起當初那平凡無奇的烤吐司,懷念那種單純的味道。
這次在回來英國前買了一本Carol的「麵點新手必備的第一本書」,很厚一本,共有400多頁,裡頭都是些中式麵食和點心的食譜。回到英國的第一個週末就迫不及待地和歐約翰先生試做了雞肉餡餅,整個過程我幾乎讓他一人操刀,我只在一旁稍作解釋和翻譯,就怕指導太多了會讓他失去做菜的樂趣,於是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停的誇獎他:『哇,很好啊,很棒喔。』看他也玩得挺開心的,即使我們捏出來的餡餅外型馬馬虎虎,即使後來被我煎失敗了,可是我們都很享受兩個人一起擠在廚房瞎忙的過程。
自從開始自己做麵包後,我就很想挑戰我們的華人麵包—饅頭。
去年我第一次做麵包布丁(不肥又低糖的麵包布丁),那時候是用一個大碗下去做的,做好後在冰箱冰過再淋上優格醬涼涼的吃,歐約翰先生很喜歡,今年我在台灣時歐約翰先生還問過我怎麼做麵包布丁,讓我在skype上教他,因為做法真的是太簡單了。